俗语有云:三岁定八十。0-3岁是一个人智商发育最重要的时期,把握得好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。但,这段关键时刻应该怎么样把握,不少父母并不了解。不少父母为了工作,采取传统婴幼儿教育方法,以为孩子吃得好就好,把孩子全托付给老人、保姆(文盲)照顾,这种只停留在养、带层面上的方法并不利于孩子的智商成长。也有父母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过于心切,孩子还小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让孩子识字、做数学题等,这种揠苗助长的方法更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进步。
广东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的林少勇大夫指出,玩耍是孩子的天性,养育0-3岁婴幼儿的正确办法是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,多与孩子交流、做游戏。
经典游戏积木是当仁不让的最佳选择,它适用范围广,合适9个月以上的孩子玩。9个月的孩子开始能一个人坐稳,还能灵活地转身,这个时候就能让孩子玩简单的积木,比如搭高。在搭高的过程中,不只能练习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,还能练习孩子的手指精细动作能力。年龄稍大一点的时候,就能让孩子玩比较复杂的积木,比如让孩子玩有形状的积木或者用积木搭建不一样的造型。孩子的手指协调能力、空间想像能力等在游戏中就能得到练习。
林大夫也一针见血地指出,积木是目前市面上少有些合适婴幼儿的玩具之一,目前市面上五花八门、琳琅满目的玩具虽然制作精美、奇趣刺激,其中不乏高科技含量,但大部分并不合适0-3岁的孩子玩。婴幼儿并不合适玩太复杂的玩具。
林大夫建议父母,可以在家自己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简单的土玩具,与孩子一同游戏,让孩子真的在游戏中学习。
自制玩具1、钓鱼。合适1岁-1岁半的孩子。
所需材料:硬纸数张(剪成鱼的形状),回形针数个(做鱼钩),线,小木棍(做钓竿),磁铁(与硬纸贴在一块)。
这个游戏能练习孩子的综合能力,尤其是手指协调能力,认知能力(包含颜色、形状、动作等),还有语言能力等。
自制玩具2、自制图片。合适1岁半-2岁的孩子。
所需材料:纸、画笔。
父母可以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图片,比如画一匹完整的马与一匹缺失了一条腿的马同时放在孩子的面前,让孩子指出两副图的不同,这种比较有针对性的图片能练习孩子的察看能力,还可以灌输类别、数字的定义等,对孩子有启蒙有哪些用途。
自制玩具3、高尔夫球杆(或称门球)。适用1岁半以上的孩子。
所需材料:塑料瓶一个,瓶口可用卷成柱状的报纸塞住,延长整体长度;小球一个。
父母可灌输游戏规则等观念给孩子,同时也能练习孩子的手臂力量,手眼协调能力,更要紧的是能带给孩子更多学跑的机会。这个游戏的运动量比较大,特别合适偏胖的孩子。
只须有心思,就能想出创意无穷、有益孩子身心健康进步的游戏。林大夫一直强调,游戏不仅仅是玩玩具那样简单,更不是孩子的个人事情,游戏是有生命力的,玩具只不过一种教具,是帮助父母与孩子交流的实物桥梁,起辅助有哪些用途。唱儿歌、玩故事接龙等游戏,虽然没实物的桥梁支撑,但同样是非常不错的选择。
父母和孩子的一同参与,才是游戏的真的内涵,才是婴幼儿教育的重点所在。